自2022年底香港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以来,这一政策已成为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的重要抓手。最新公布的续签数据显示,高才通不仅在“引才”上取得突破,在“留才”方面也交出了颇具含金量的答卷。然而,数据背后也透露出一些值得深思的趋势。

一、续签情况:留港率过半,双向选择的现实
截至2025年7月底,共有13,678名高才签证到期。其中,54%的人选择申请续签,而46%的人决定不再续签。换句话说,每两位初来香港的高才,就有一位决定继续留下来。续签申请的整体成功率高达94%,仅有6%的个案被拒,原因多集中于资料不完整,而非不符合实质条件。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特别强调,高才通的本质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香港为人才提供舞台,但最终是否留下,还要取决于个人职业发展与生活考量。某种意义上,这也意味着“想留下的,几乎都留下了”。
二、人才类别差异:收入与资历决定留港意愿
在不同类别的申请人中,续签意愿呈现出鲜明差异:
这组数据揭示了一个直观的规律:收入越高、资历越深的人才,留下的意愿越强。对年轻学霸而言,香港或许更多是一段“探索之旅”,他们带着试水心态而来,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去留。
三、收入水平:高才≠人人高薪,但整体领先
在成功续签的群体中,月薪中位数为4万港元,远高于香港整体就业市场的中位数2万港元。进一步拆解数据:
这一分布表明,高才通并不意味着“人人高薪”,但整体而言,计划确实有效提升了香港的人才层次与薪资水平。
四、行业版图:金融稳居龙头,创新科技崭露头角
从行业分布来看,续签者主要集中在商业与贸易(23%)、金融服务(19%)、创新科技(17%)。这样的格局与香港的经济定位高度契合:金融依旧是“吸才王”,而创新科技则已跃升为第三大领域,呼应了港府近年来大力发展的战略方向。
此外,教育、医疗、专业服务等行业也占有一定比例,显示高才通吸引的人才并非局限于少数领域,而是推动了香港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五、家庭因素:平均1.7个子女,定居意愿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近一半续签者同时为配偶或18岁以下子女申请受养人签证。平均每位申请人携带1.7名子女入港。这不仅优化了香港的人口结构,也显示出相当一部分人才倾向于把香港作为长期居住与发展的基地。
住房数据同样说明问题:67%的高才常居香港,其中70%选择租房,仅有13%已置业。显然,“先租后买”仍是大多数人的过渡策略,高房价依旧是定居的最大心理关口。
六、政策效果与未来展望:考验在“留”而非“来”
总体而言,高才通的留港率已超过英国同类政策,显示出香港在人才竞争中的独特优势。低税制、国际化环境、紧邻内地的区位优势,使香港成为高端人才眼中的理想跳板。
然而,真正的挑战并不在于吸引人才,而在于如何让人才留下来。港府已表示,将持续优化高才通,提供更优质的生活与发展环境,以进一步提升人才留存率。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高才通不仅仅是单一的引才政策,而是香港在国际人才竞争格局下的一次战略布局。人才的加入,不仅带来即期的经济贡献,也推动知识转移与创新发展,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及科技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