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美国国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简称DHS)宣布正式暂停对部分难民及寻求庇护者的I-485绿卡申请审查,此举在全球移民政策领域引发广泛关注。该决定不仅使原本已通过初步审查程序的申请者陷入不确定状态,也从多个维度释放出美国移民政策未来可能趋严的信号。

一、受影响的移民群体广泛,影响深远
本次政策调整波及范围广泛,主要涵盖以下五类群体:
1、海外难民
这些申请人通常需经过为期两至三年的境外严格审查程序,包括背景调查、医学筛查及多轮面试后方可获准入境。然而,即便完成上述流程,其I-485绿卡申请目前亦遭遇无限期暂停。
2、境内庇护获批者
部分已在移民法庭或庇护办公室成功获得庇护资格的申请人,在最终调整身份的关键阶段面临审查停滞。
3、阿富汗撤离人员
在2021年美军从阿富汗撤军后,大量协助美军的阿富汗盟友获准入境美国,但他们的绿卡申请如今也处于中断状态。
4、边境庇护入境者
在2021年至2024年间依据拜登政府宽松边境政策入境的拉丁美洲移民群体,也因政策收紧而被集体波及。
5、乌克兰人道主义入境者
自俄乌冲突爆发后,众多乌克兰难民持人道主义签证进入美国,如今亦面临身份合法化受阻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措施发布的同时,特朗普政府也同步宣布终止拜登时期设立的“人道主义假释计划”(Humanitarian Parole Program),进一步凸显当前移民政策的收紧趋势。
二、“国家安全”成关键审查门槛:多维机制全面升级
虽然DHS未明确说明暂停时间及恢复条件,但已指出将引入更为严苛的“国家安全二次筛查机制”。具体措施如下:
1. 社交媒体深度审查
申请人被要求提交过去五年内所有社交媒体账户的活动记录,包括已注销账号。此举意在挖掘潜在的思想倾向、行为轨迹及社交关系,以评估其对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
2. 跨国亲属关系图谱分析
移民申请人若有直系或旁系亲属与被美国列为高风险国家或恐怖组织存在间接关联,即可能自动触发拒签程序。此类“连坐式”审查方法无疑加大了审核复杂度与主观判定空间。
3. 公共福利使用审查
过去三年内如申请人接受过联邦医疗补助(Medicaid)、粮食券(SNAP)等公共福利,将有可能被归类为“公共负担”(Public Charge),这不仅影响其绿卡申请结果,也预示着公共资源使用与移民资格间的关联被进一步强化。
三、政策背后的三大趋势信号:结构性重构初现端倪
本次DHS发布的新规并非孤立政策,而是美国移民战略深层调整的缩影。从中可观察出三大核心政策走向:
1. 审查成本转嫁给申请人
以往大多数背景调查由移民局或第三方政府承包机构承担,而未来将更多地要求申请人自费委托第三方完成“安全背景调查”,大幅提高申请门槛与经济负担。
2. 配额结构或倾斜至技术移民
DHS已初步透露,未来EB类职业移民(Employment-Based Immigration)配额将有所上调,但预计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比例将超过60%。这意味着教育、技术背景将成为申请美国移民的关键砝码。
3. 遣返与递解程序协同加强
移民局(USCIS)与移民执法局(ICE)将实现数据共享机制,任何身份申请中存在的信息不一致、背景瑕疵,皆有可能触发快速遣返程序。此举标志着身份审查与执法环节的联动将更加紧密,容错空间显著缩小。
此次美国国土安全部针对部分庇护者与难民所作的绿卡审查暂停,实质是美国整体移民策略重心偏移的信号之一。从人道关怀到国家安全,从配额分布到技术倾斜,美国正逐步构建一个“高筛选、高要求、强技术导向”的新移民系统框架。
对于意向赴美的群体而言,当前阶段不仅需要关注政策动态,更要提前进行合规审视与风险评估,合理规划身份路径。在全球移民政策持续演进的大环境下,专业移民顾问的角色将变得愈发重要,为申请人搭建起通向合法、稳定身份的桥梁。
« 上一篇 美国H-1B签证新规发布,允许自己开公司雇佣自己?2025-01-10
» 下一篇 没有了